養老投資
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,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、企業/職業年金、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|
---|
在研究公募基金行業ETF賽馬的時候,我發現了嘉實基金的特別。南方基金、嘉實基金、廣發基金、富國基金,北上廣深各一家,位列基金公司ETF管理規模的第四位到第七位。
嘉實基金并不是一個顯山露水的角色,相對低調,但實際上實力不弱,大量的努力都在冰山之下。
近日,嘉實基金的ETF產品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,科創債ETF嘉實(159600)規模突破200億元,為市場上首個雙百億科創債ETF。
除了前三甲的華夏、易方達、華泰柏瑞之外,南方和嘉實在第四、五把交椅的爭奪上,差距不大。
1.
如果選取嘉實基金ETF布局的三只代表作,最承上啟下可能是科創芯片ETF(588200),最別具一格是稀土ETF嘉實(516150),最具歷史厚重感是嘉實滬深300ETF(159919)。
2022年四季度,科創芯片ETF創設之初,市場普遍認為,單一板塊的單一賽道太過于局限,且市場已經存在多只芯片ETF類產品,存在同質化現象。當年,中證芯片指數年內跌幅逾30%,經歷了深度調整。
但嘉實卻表達出滿滿信心:「行業基本面強勁,財務數據好,具備長期邏輯。」
科創芯片ETF最初募集規模僅3.6億元,截至2025年8月13日,最新規模為311億元。對比一下,主板芯片類ETF中規模最大的ETF,截至8月初的最新規模234.75億元。這個賽道,是嘉實基金硬生生擠進去的。
漲幅就是硬道理。截至8月13日,科創芯片ETF自2022年成立以來收益率達71.15%,年年為正。對全市場280多個ETF跟蹤的指數做一個有趣的統計,其中有6只指數每年均出現過漲幅超過30%的行情,成分股中幾乎每年都有翻倍的股票,這些指數全與芯片相關。
來得早晚不重要,來得對就好。
比起科創芯片ETF,更能代表嘉實基金在細分賽道布局風格的是稀土ETF嘉實(516150)。
無論以當時的視角還是現在,這個品類真的很小眾,但當下再看,越來越凸顯它物以「稀」為貴的特征,也成為我國多個產業的關鍵「命脈」?!高@是萬物皆可ETF的時代,就是發現一個火花,先跑起來,跑不起來就被時代淘汰?!拐劶跋⊥罞TF,一位嘉實基金內部人士評價道。
截至2025年8月13日,稀土ETF嘉實規模突破48億元。而在嘉實「雙稀ETF」中的另外一只稀有金屬ETF也達到了14.38億元,均創歷史新高并位居同類ETF規模第一。對小眾品類來說,這是了不起的勝利。
份額與業績往往是共振的。截至2025年8月13日,稀土ETF嘉實近一年凈值上漲78.28%。
ETF是被慢慢養大的,不難看出,嘉實內部各團隊都付諸了很多。以指數基金經理田光遠為例,他曾接受采訪稱,一直在出差,一直在路演,從早到晚。他說:「根本原因是稀土這個材料特別迎合時代的發展,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稀土ETF嘉實了解到這個中國少有的優勢資源行業。」
稀土ETF嘉實某種程度上更接近創造ETF的本質,一個賽道/行業/風格的小集合,只要前途有希望的,終有出頭之日。在稀土ETF嘉實身上,嘉實基金展現了務實的一面:作為一個頭部ETF基金公司配置,不一定在乎大而全,有時候以突圍的視角走差異化路線,小小的品種有大大的機遇,依然可以參與。他們完全不怕「小」。
科創芯片ETF、稀土ETF嘉實、稀有金屬ETF,乃至綠色電力ETF、電池ETF嘉實、軟件ETF、信息安全ETF,還有不那么小眾的機器人ETF嘉實、集成電路ETF等,嘉實基金的這些選擇都是基于深刻的基本面的觀察。軟件ETF(159852)和綠色電力ETF(159625)也是同類規模排名第一。
有媒體評價道:「嘉實基金不全面撒網,而是以代表性和稀缺性為布局核心?!?/p>
然后,從結果上看,嘉實基金在細分賽道ETF布局上,整體上偏科技創新,點線面逐漸累積,形成了立體化的「勢」,尤其是數字AI、自主可控、生命技術、綠色低碳等賽道布局全面。嘉實基金Smart-Beta和指數投資首席投資官劉斌曾評價「科創芯片ETF單日凈申購135億元」時候稱,這是A股ETF發展史上的標簽事件,科技領域的突破是推動市場上漲的核心動力。
就像中國畫布局構圖的精髓在于可密可疏、奇趣乃出,嘉實基金在ETF上的格局,就是「大」可以比拼最核心的寬基們,「小」可以躬身入局細分行業再細分的優勢賽道,可深可淺,也是奇趣乃出。
2.
想要獲得行業前五的江湖地位,沒有一兩只核心大寬基,是走不到這個位置的。
嘉實基金也是同樣的那個老故事:「ETF下場最早玩家之一。」
滬深300指數是在2005年4月發布的,當時滬深交易所研究跨市場指數有七年之久。當天,嘉實基金獲得交易所的《滬深300指數使用權》,并迅速完成產品設計并上報證監會。
因而,嘉實基金就成為首只滬深300指數基金的管理者。
在20年前,嘉實基金就表示,長期以來一直密切關注指數類金融產品在中國的發展,在人才儲備、市場研究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。
觀察嘉實基金后來在整個ETF發展史上的成功之路,都離不開「積極響應」四個字。
2012年5月,首批兩只滬深300ETF正式上市,花落華泰柏瑞基金和嘉實基金。
當時,滬深300ETF籌備時間長達五年之久。據媒體報道,嘉實基金的滬深300ETF籌備下小組有上百人,貫穿各個部門,滬深300ETF的發行,成為整個公司當時「最重要的事情」。
到2011年底,嘉實滬深300指數的份額為420.44億份,已經很高了,后轉為聯接基金,而2012年5月7日,嘉實滬深300ETF的首募規模為193.33億元。
第二年,嘉實基金又攻下了重要一城。2013年中證500ETF發行亦是中國ETF市場的重要里程碑。
這一布局的重要性是,嘉實基金從滬深300ETF到中證500ETF,均卡在第一梯隊,完成了從「大盤」到「中小盤」的序列重要卡位。
就像2024年下半年的壓軸大戲——中證A500ETF面世,A500ETF嘉實(159351)到2024年底,規模過百億,排名第10,到2025年二季度末,沖到第六,是少數實現規模正增長的A500ETF之一,韌性可見一斑。2025年上半年的重頭戲——科創債ETF發行大戰中,科創債ETF嘉實(159600)上市首日即規模突破百億,目前規模排名全市場第一。
筆者感覺,嘉實基金一直很勤奮,專注本分、韌性務實的「順勢而為」。在兵家必爭之地的大寬基布局上,站位比名次更重要,長期堅持下來,基本都不差。就像嘉實滬深300ETF過往十幾年,規模也有些沉浮,但始終沒有掉過第一梯隊,穩坐第四把交椅,這種感覺就像馬拉松長跑一樣,嘉實基金又頗有些三好學生的氣質,在頭部梯隊跟上,按部就班,每一步都沒落下。
查閱資料發現,嘉實基金申請ETF大量都發行在「首批」、或者是市場上的「首只」。三好學生積極響應的氣質是貫穿始終的。
在近年來的幾次發行大戰之中,嘉實基金幾乎從來沒有落敗過,都榜上有名,說明公司整體作戰實力是持續保持在第一梯隊的。
憑著這股韌勁兒,嘉實基金在細分賽道也突圍了。
3.
如果從編年史的角度,你會發現,嘉實基金的努力從來沒有停過。
舉個例子,2019年是ETF大年,嘉實基金ETF管理規模增加215.47億元,增長排名行業第一,尤其是嘉實滬深300ETF以84億元的規模增量位列同類第一。
這一年,SmartBeta盛行一時。嘉實基金發布了「Super ETF超聰明的指數投資」品牌,并陸續布局了300紅利低波ETF(515300)等SmartBeta產品。嘉實基金是SmartBeta先行者之一,算是頭號玩家,早在2009年就推出過國內第一個基本面指數基金,嘉實基本面50。
2023年,嘉實基金累計10次捧回了「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」的獎杯。
在每一個關鍵時間節點上的努力都很重要,同為ETF大年的2023年為例,公開報道顯示,嘉實僅指數投資團隊全年的路演就約千場,馬不停蹄。
2024年,嘉實滬深300ETF規模突破1000億,成為深交所首只千億級股票ETF,同時也是全市場第四只規模破千億的股票ETF。
2025年3月,在嘉實基金「超級指數節」上,其ETF品牌進一步升級為「超級ETF」,包含四大內涵:超級寬基、超級機遇、超級便利、超級工具。最后一項「超級工具」指向了嘉實基金全新推出的「超級嘉貝」指數投資小程序,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便捷的指數投資工具。
從嘉實基金的ETF發展史可見,對ETF而言,最重要的是眼光、布局和堅持。
ETF競賽是一個極為長期的戰場。嘉實基金截至目前ETF產品規模突破3000億元,背后是長達20年持續不懈的努力。在ETF這個領域,沒有一家頭部基金公司是躺贏的,就像對嘉實基金而言,「守城」的定力與「突圍」的銳氣,背后是對細分行業脈絡的精準把脈,是對「代表性」與「稀缺性」的執著。更重要的是,用耕耘和洞察「躬身入局」,務實的去擁抱新時代的超級機遇。
周期淬煉,薪火相傳:透視嘉實基金的投研“傳幫帶”
嘉實基金不語,只是在ETF賽道上邊守城邊突圍
2025-08-27 來源:金融圈女神經
在研究公募基金行業ETF賽馬的時候,我發現了嘉實基金的特別。南方基金、嘉實基金、廣發基金、富國基金,北上廣深各一家,位列基金公司ETF管理規模的第四位到第七位。
嘉實基金并不是一個顯山露水的角色,相對低調,但實際上實力不弱,大量的努力都在冰山之下。
近日,嘉實基金的ETF產品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,科創債ETF嘉實(159600)規模突破200億元,為市場上首個雙百億科創債ETF。
除了前三甲的華夏、易方達、華泰柏瑞之外,南方和嘉實在第四、五把交椅的爭奪上,差距不大。
1.
如果選取嘉實基金ETF布局的三只代表作,最承上啟下可能是科創芯片ETF(588200),最別具一格是稀土ETF嘉實(516150),最具歷史厚重感是嘉實滬深300ETF(159919)。
2022年四季度,科創芯片ETF創設之初,市場普遍認為,單一板塊的單一賽道太過于局限,且市場已經存在多只芯片ETF類產品,存在同質化現象。當年,中證芯片指數年內跌幅逾30%,經歷了深度調整。
但嘉實卻表達出滿滿信心:「行業基本面強勁,財務數據好,具備長期邏輯?!?/p>
科創芯片ETF最初募集規模僅3.6億元,截至2025年8月13日,最新規模為311億元。對比一下,主板芯片類ETF中規模最大的ETF,截至8月初的最新規模234.75億元。這個賽道,是嘉實基金硬生生擠進去的。
漲幅就是硬道理。截至8月13日,科創芯片ETF自2022年成立以來收益率達71.15%,年年為正。對全市場280多個ETF跟蹤的指數做一個有趣的統計,其中有6只指數每年均出現過漲幅超過30%的行情,成分股中幾乎每年都有翻倍的股票,這些指數全與芯片相關。
來得早晚不重要,來得對就好。
比起科創芯片ETF,更能代表嘉實基金在細分賽道布局風格的是稀土ETF嘉實(516150)。
無論以當時的視角還是現在,這個品類真的很小眾,但當下再看,越來越凸顯它物以「稀」為貴的特征,也成為我國多個產業的關鍵「命脈」?!高@是萬物皆可ETF的時代,就是發現一個火花,先跑起來,跑不起來就被時代淘汰。」談及稀土ETF,一位嘉實基金內部人士評價道。
截至2025年8月13日,稀土ETF嘉實規模突破48億元。而在嘉實「雙稀ETF」中的另外一只稀有金屬ETF也達到了14.38億元,均創歷史新高并位居同類ETF規模第一。對小眾品類來說,這是了不起的勝利。
份額與業績往往是共振的。截至2025年8月13日,稀土ETF嘉實近一年凈值上漲78.28%。
ETF是被慢慢養大的,不難看出,嘉實內部各團隊都付諸了很多。以指數基金經理田光遠為例,他曾接受采訪稱,一直在出差,一直在路演,從早到晚。他說:「根本原因是稀土這個材料特別迎合時代的發展,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稀土ETF嘉實了解到這個中國少有的優勢資源行業。」
稀土ETF嘉實某種程度上更接近創造ETF的本質,一個賽道/行業/風格的小集合,只要前途有希望的,終有出頭之日。在稀土ETF嘉實身上,嘉實基金展現了務實的一面:作為一個頭部ETF基金公司配置,不一定在乎大而全,有時候以突圍的視角走差異化路線,小小的品種有大大的機遇,依然可以參與。他們完全不怕「小」。
科創芯片ETF、稀土ETF嘉實、稀有金屬ETF,乃至綠色電力ETF、電池ETF嘉實、軟件ETF、信息安全ETF,還有不那么小眾的機器人ETF嘉實、集成電路ETF等,嘉實基金的這些選擇都是基于深刻的基本面的觀察。軟件ETF(159852)和綠色電力ETF(159625)也是同類規模排名第一。
有媒體評價道:「嘉實基金不全面撒網,而是以代表性和稀缺性為布局核心。」
然后,從結果上看,嘉實基金在細分賽道ETF布局上,整體上偏科技創新,點線面逐漸累積,形成了立體化的「勢」,尤其是數字AI、自主可控、生命技術、綠色低碳等賽道布局全面。嘉實基金Smart-Beta和指數投資首席投資官劉斌曾評價「科創芯片ETF單日凈申購135億元」時候稱,這是A股ETF發展史上的標簽事件,科技領域的突破是推動市場上漲的核心動力。
就像中國畫布局構圖的精髓在于可密可疏、奇趣乃出,嘉實基金在ETF上的格局,就是「大」可以比拼最核心的寬基們,「小」可以躬身入局細分行業再細分的優勢賽道,可深可淺,也是奇趣乃出。
2.
想要獲得行業前五的江湖地位,沒有一兩只核心大寬基,是走不到這個位置的。
嘉實基金也是同樣的那個老故事:「ETF下場最早玩家之一。」
滬深300指數是在2005年4月發布的,當時滬深交易所研究跨市場指數有七年之久。當天,嘉實基金獲得交易所的《滬深300指數使用權》,并迅速完成產品設計并上報證監會。
因而,嘉實基金就成為首只滬深300指數基金的管理者。
在20年前,嘉實基金就表示,長期以來一直密切關注指數類金融產品在中國的發展,在人才儲備、市場研究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。
觀察嘉實基金后來在整個ETF發展史上的成功之路,都離不開「積極響應」四個字。
2012年5月,首批兩只滬深300ETF正式上市,花落華泰柏瑞基金和嘉實基金。
當時,滬深300ETF籌備時間長達五年之久。據媒體報道,嘉實基金的滬深300ETF籌備下小組有上百人,貫穿各個部門,滬深300ETF的發行,成為整個公司當時「最重要的事情」。
到2011年底,嘉實滬深300指數的份額為420.44億份,已經很高了,后轉為聯接基金,而2012年5月7日,嘉實滬深300ETF的首募規模為193.33億元。
第二年,嘉實基金又攻下了重要一城。2013年中證500ETF發行亦是中國ETF市場的重要里程碑。
這一布局的重要性是,嘉實基金從滬深300ETF到中證500ETF,均卡在第一梯隊,完成了從「大盤」到「中小盤」的序列重要卡位。
就像2024年下半年的壓軸大戲——中證A500ETF面世,A500ETF嘉實(159351)到2024年底,規模過百億,排名第10,到2025年二季度末,沖到第六,是少數實現規模正增長的A500ETF之一,韌性可見一斑。2025年上半年的重頭戲——科創債ETF發行大戰中,科創債ETF嘉實(159600)上市首日即規模突破百億,目前規模排名全市場第一。
筆者感覺,嘉實基金一直很勤奮,專注本分、韌性務實的「順勢而為」。在兵家必爭之地的大寬基布局上,站位比名次更重要,長期堅持下來,基本都不差。就像嘉實滬深300ETF過往十幾年,規模也有些沉浮,但始終沒有掉過第一梯隊,穩坐第四把交椅,這種感覺就像馬拉松長跑一樣,嘉實基金又頗有些三好學生的氣質,在頭部梯隊跟上,按部就班,每一步都沒落下。
查閱資料發現,嘉實基金申請ETF大量都發行在「首批」、或者是市場上的「首只」。三好學生積極響應的氣質是貫穿始終的。
在近年來的幾次發行大戰之中,嘉實基金幾乎從來沒有落敗過,都榜上有名,說明公司整體作戰實力是持續保持在第一梯隊的。
憑著這股韌勁兒,嘉實基金在細分賽道也突圍了。
3.
如果從編年史的角度,你會發現,嘉實基金的努力從來沒有停過。
舉個例子,2019年是ETF大年,嘉實基金ETF管理規模增加215.47億元,增長排名行業第一,尤其是嘉實滬深300ETF以84億元的規模增量位列同類第一。
這一年,SmartBeta盛行一時。嘉實基金發布了「Super ETF超聰明的指數投資」品牌,并陸續布局了300紅利低波ETF(515300)等SmartBeta產品。嘉實基金是SmartBeta先行者之一,算是頭號玩家,早在2009年就推出過國內第一個基本面指數基金,嘉實基本面50。
2023年,嘉實基金累計10次捧回了「被動投資金?;鸸尽沟莫劚?。
在每一個關鍵時間節點上的努力都很重要,同為ETF大年的2023年為例,公開報道顯示,嘉實僅指數投資團隊全年的路演就約千場,馬不停蹄。
2024年,嘉實滬深300ETF規模突破1000億,成為深交所首只千億級股票ETF,同時也是全市場第四只規模破千億的股票ETF。
2025年3月,在嘉實基金「超級指數節」上,其ETF品牌進一步升級為「超級ETF」,包含四大內涵:超級寬基、超級機遇、超級便利、超級工具。最后一項「超級工具」指向了嘉實基金全新推出的「超級嘉貝」指數投資小程序,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便捷的指數投資工具。
從嘉實基金的ETF發展史可見,對ETF而言,最重要的是眼光、布局和堅持。
ETF競賽是一個極為長期的戰場。嘉實基金截至目前ETF產品規模突破3000億元,背后是長達20年持續不懈的努力。在ETF這個領域,沒有一家頭部基金公司是躺贏的,就像對嘉實基金而言,「守城」的定力與「突圍」的銳氣,背后是對細分行業脈絡的精準把脈,是對「代表性」與「稀缺性」的執著。更重要的是,用耕耘和洞察「躬身入局」,務實的去擁抱新時代的超級機遇。